企业身边的绝缘专家 ———记河南省亚安绝缘材料厂有限公司总经理慕洪
日期:2015-09-09
企业身边的绝缘专家
———记河南省亚安绝缘材料厂有限公司总经理慕洪
作者:阴玉钦/文 史晶/图 新闻来源:许昌日报 更新时间:2015-9-8 10:18:45

慕洪
河南省亚安绝缘材料厂有限公司总经理
魏都区优秀政协委员
魏都区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
许昌市工商联执行委员
在国内拥有终端客户2000余家,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合作伙伴,这个公司算不上区域大哥大,更谈不上行业大腕,但在业内也不容小觑。近20年来,它专注于电气绝缘材料的生产和研发,拥有五大系列近60种单品。它就是河南省亚安绝缘材料厂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亚安绝缘)。该公司的年轻女掌门慕洪说,成为企业身边的绝缘专家是“亚安人”不变的追求,亚安绝缘将紧跟时代步伐,勇立行业潮头。
“亚安绝缘就是咱自家的”
在亚安绝缘的三年发展战略中,管理成熟度位列第一,终极目标是建立和完善适应企业严谨、高效、现代化发展目标的新组织结构,实现“五化”目标,即作业规范化、流程表单化、管理数据化、人才专业化和营销自主化。
说易行难。这些目标制定起来并不难,对于一家小型民营企业而言执行起来的确有一些难度。“公司从1986年成立至今走过了近30多年,几乎和我的年龄差不多,叔字辈、同龄的和小年轻组成了企业的老中青三代,他们是企业发展的中坚,没有他们的辛勤工作就没有企业的今天,更谈不上明天和未来。我总是这样和他们交流,亚安绝缘就是咱自家的。”慕洪说这话时眼里满是谦逊。
据慕洪介绍,从1986年到1996年,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,亚安绝缘并不生产绝缘材料,而是一直在生产塑料洗衣板, 并且把它做成了同类产品的标杆,高峰时每日出货2万个左右。到了20世纪90年代,国营土产日杂公司改制, 货款回收不再有保障,送货上门运输成本比例很高,没有什么利润空间。
是等死还是另辟蹊径?亚安绝缘的当家人经过多方考察认为,电气绝缘材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材料,随着发电、输变电等行业的迅猛发展,国内绝缘材料需求必然旺盛。1996年,企业成功实现了产品的转型,从生产塑料洗衣板转为生产经营绝缘材料。
实践证明,当时的产品转型是正确的。但问题又来了,管理人员严重匮乏。慕洪说,由于主要管理人员是家庭成员,随着企业的发展,企业管理中家庭化的弊病不断显现出来,从内部员工中培养,虽然忠诚度高,但培养成本也高,而且观念雷同,缺少创新。
为此,该公司引进有规范企业管理经验的行业精英成立了企业管理部,以责任明确、制度合理、考核完善、执行坚决作为部门工作目标,改变了过去“管理靠嘴巴、决策拍脑袋”的落后方式。2000年,该公司通过了中国方圆认证中心ISO9001: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;2002年,亚安绝缘产品系统通过了美国UL认证和欧盟环保ROHS认证。
如今,管理靠科学、生产靠科技、质量求第一的理念已深深地印在每一个“亚安人”的脑海里。
“让专家级的服务永远在客户身边”
“生产绝缘材料,亚安并不具备任何优势。”慕洪说,电气绝缘材料的特点是品种多、单品份额不大。在摸索进入电气绝缘材料行业的过程中, 首先应该努力经营尽可能多的绝缘材料品种,了解市场,同时积累相关的生产技术和人才等资源,待时机成熟时有选择地转为自己生产,争取投产一个产品,成功一个产品。
实践证明,这种思路是稳妥的。
2004年以前,该公司所有产品全部在国内市场销售,已经形成了成熟的销售网络,即使出口,也是通过外贸公司进行操作。
2004年之后,他们对产品直接出口进行积极探索,从一无所知到无师自通,成功地走出国门,目前产品已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该公司目前拥有国内终端客户2000余家,像沈飞工业(集团)、中国电子集团五十二所、中铁十二局、成都森六交通、武汉正远铁路电气、重庆雷士照明、永济电机(风能)公司、宁波长城电机、苏特电器、南京特种电机、山东贝得电机、云南江变电器等。
在国内业务不断发展的同时,该公司积极拓展国外市场,2002年获得进出口自营权,目前产品已出口美国、日本、德国、意大利、芬兰、俄罗斯、乌克兰等20多个国家,日本YUKO、 德国PUCARO、意大利COVEME、斯洛文尼亚ELMATT、乌克兰BLOK等大牌用户成为亚安绝缘的实力见证。
传统企业间的交易往往耗费企业的大量资源和时间,无论是销售还是采购都要占用产品成本,慕洪对此感触颇深。
在慕洪的办公室里,一张世界地图展示了她的胸襟和抱负。她说,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,“互联网+”也为企业寻找客户开辟了广阔的空间,B2B模式使企业间的交易减少了许多事务性的流程和管理费用,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,这也是亚安绝缘实施“二次创业”的最好机遇。我们将在巩固传统销售渠道的同时,积极拥抱“互联网+”,不断丰富B2B销售模式,让亚安绝缘专家级的服务永远在客户身边。
“人才是企业兴衰最关键的要素”
“企业的人才观是决定企业生存发展最关键的要素。”学经济出身的慕洪很了解这一点。她说,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,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,企业的价值要靠人才去实现,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。
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,从生产洗衣板到绝缘材料,“亚安人”创造了辉煌,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就是始终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。
“作为企业,不能以利润为唯一目标,还需为社会承担育人的责任;作为职工,也不能仅将企业看作挣取薪酬的场所,还应在工作之余修养德行,学习新知。”慕洪说,这是她的父亲、该公司董事长慕振奎常挂在嘴边的话。
1994年,慕振奎借用“愚公移山”的典故,在该公司创办了职工学校“许昌移山学院”,旨在引导员工在工作、学习和生活中发扬愚公精神,誓挖“愚昧、贫穷、自私”三座大山。
20年过去了,这个企业办的学院依然如常青藤般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。身为总经理的慕洪更喜欢用梅兰竹菊 “四君子”来比喻亚安绝缘的企业文化。她说,“亚安人”愿以梅花为榜样搏击国内外市场,以兰花为榜样在绝缘材料行业默默耕耘,以竹的谦逊和有原则交友天下,以菊的清贞亮节耐得寂寞,不入俗流。
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,亚安绝缘的人才培养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。他们把家族人才和培养人才、引进人才有机结合起来,不拘一格用人才,使企业发展更加健康。
美国《财富》杂志曾作过这样的报道:美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,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。而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.5年,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是7年—8年。也就是说中国企业的生命周期短,能做强做大的更是寥若晨星。
这也许有点儿危言耸听。慕洪说,亚安绝缘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大潮中搏击20余年,虽然算不上行业龙头,但也算有所成就,这主要得益于抓住了推动发展的关键,让每个“亚安人”的才能都发挥到极致,体现出他的价值。